《天文和天体物理学研究》(raa)主编、中科院院士汪景琇,近年接到不止一位美国年轻天文学者希望成为raa的请求,希望他以主编身份出具一份确认信,以帮助这些年轻学者获得更多认可。
1665年,同行评议这种学术评审模式,被《英国皇家学会哲学学报》创始编辑亨利·奥尔登伯格引入学术论文的评价流程。如今,高质量的同行评议,成为顶级期刊与其他期刊区别开来的关键部分,更是科学家对学术界所作的最重要贡献之一。
对科学家来说,同行评议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无论如何都绕不过。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稳步提升,中国投稿人在国际学术舞台越来越活跃,期刊编辑对中国的期待也越来越高,但相较而言,中国学者对同行评议的参与度有着更大提升空间。
那么,我国科学家是否有必要作出更多审稿贡献?审稿工作就是纯粹作贡献吗?
审稿是责任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汪景琇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审稿是一种社会责任。”
《真菌多样性》《菌物学》等刊物编委、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员蔡磊,做了道简单的算术题:1篇论文至少需要两个审稿意见,如果一个学者作为责任作者发表10篇文章,就需要20个作出贡献。那么这个学者需要为另外20篇文章提交审稿意见,才能在学术共同体内达到平衡。
结合自己的审稿经历,蔡磊提出了一些建议:在撰写审稿意见时,减少说空话,应当明确提出论文需要提高和改进的地方,指明是实验设计、技术方案、分析、写作、组织还是语言、陈述方面的问题。对于拒发或是需要重大修订的审稿意见,切忌给出“空洞”的意见。另外,他个人坚持的做法是,除了给出综合性的审稿意见之外,还附上批注过审稿意见的投稿原文。
而大幅拖延审稿时间的行为,牵扯到的责任心,蔡磊认为:“如果没有时间审,要及时告知期刊副主编。”
在中国科协等五部委发布的《关于准确把握科技期刊在学术评价中作用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大力支持我国各类公共资金资助的优秀科研成果优先在我国中英文科技期刊上发表”。这就需要更多高水平的国内参与其中。
国内参与度有待提高
一份调查显示,《自然—通讯》2016年的所有投稿里,中、美学者投稿占比分别为21%和24%。但在同行评议的参与度上,美国占比达40%,中国仅占4%。
对于中国学者较少融入国际同行评议进程的原因,《细胞研究》编辑部主任程磊分析道:“国内学者常常在热门领域‘跳来跳去’,欠缺深入研究,那如何让期刊认可你的学术水平?不过近两年,至少在生命科学领域已经有很大改观,现在成长起来的课题负责人对于保持科研的专注度,始终有根弦。”
成长平台publons联合创始人安德鲁·普雷斯顿,曾是凝聚态领域科研人员。对于期刊编辑很难找到合适的中国,他认为可能与审稿贡献在我国未纳入科研评价体系有关,致使部分学者对审稿邀请并不积极。
而在国际上,包括美国哈佛大学在内的众多著名科研单位,在对科研人员进行年度工作评价及职位晋升评估中,都要求申请人提交过往审稿报告,作为评价其贡献的指标之一。
此外,普雷斯顿指出一个富有戏剧性的原因是,中国学者名字重合度较高,并且即使是不同的汉字,字母表达也是一样的,如果作者又使用了缩写,就进一步提高了编辑找人的难度。日本、韩国也有同样的状况。
科学共同体需要中国科学家
审稿工作纯粹是科学家在作贡献吗?
普雷斯顿认为,参与同行评议,可以帮助科学家建立在国际同行中的声誉、第一时间掌握领域内前沿进展,同时通过反刍式研究投稿论文,也将促进其自身研究水平提升。并且,“中国意见出现越多,越有利于提升中国科学家整体的国际话语权。”普雷斯顿认为,“随着中国科技水平的提高,全球科学共同体越来越需要来自中国科学家的推动。”
蔡磊建议,在时间和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不要拒绝自己本领域,尤其是小领域的审稿邀请。
同时,国内一些科学家正在呼吁,将包括审稿工作在内的各类学术贡献纳入科研评价体系,对基金资助机构来说,也应该鼓励研究人员参与更多同行评议,并做资助考量。
不过汪景琇指出:“审稿的保密制度还是必要的,以便规避其中的利益互联或冲突,保证审稿的客观和公正。”
汪景琇还表示,找到合适不难,但更希望将目光放在中国期刊发展水平的维度。“我国科技期刊一直以来分散办刊,没有自己的大型出版机构。”
和许多科学家一样,他期待随着产业化、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以及越来越多高质量稿源的支撑,国内科技期刊能够拥有更高的国际影响力,以更高的水平反映出中国投稿人、的学术贡献。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