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催化co2全还原反应,即模拟自然光合作用吸收太阳能将co2和h2o转化为高附加值产物(如碳氢化合物、co等),具有研究意义与应用前景。晶态多孔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具有可调变的组分及结构,理论上能够实现原子级的结构设计与调控,近年来成为新兴的光催化材料/平台。目前已报道的用于光催化co2还原的稳定mofs多由含zr、al等的金属氧簇与羧酸配体构成,抬高金属节点的活化能垒,阻碍配体/节点界面的电荷转移,相比之下,由催化活性较高的金属元素(如co、ni、cu等)与羧酸配体构成mofs却无法保持结构稳定。此外,当前多数体系使用不经济的空穴牺牲剂,以单方面提高co2还原半反应的产率,同时反应多限于液相,难以利用mofs气体吸附量高的优势。
有鉴于此,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曹荣团队,从mofs配体与金属节点配位层的角度入手,选取由吡唑基金属卟啉与niox簇构筑的pcn-601作为光催化剂,实现在co2和水蒸气的气固相体系中的光催化co2全还原反应,其co2至ch4的产率达到已报道的室温光催化co2全还原体系的水平。该反应避免牺牲剂的使用,发挥了mofs高气体吸附量的优势。机理研究剖析热力学层面上pcn-601结构中光生电荷的迁移路径,继而从动力学角度评估吡唑/niox簇配位界面上电荷分离与迁移的效率以及结构对反应底物分子的作用情况。理论及实验结果证明,相比于羧酸基-zrox簇配位层构筑的mofs,pcn-601的吡唑-niox簇配位层使其形成稳定框架的同时,有利于光生电子从配体至节点的超快迁移以及co2、h2o分子的吸附与活化,改善其光催化co2还原全反应的动力学。该研究表明,通过配位结构的精细设计有望解决mofs结构稳定性与光催化活性之间的矛盾。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上,论文第一作者为方志斌。研究工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科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计划等的资助,并得到华东理工大学、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的支持。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