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神经等软组织为重建生物的演化历史提供了重要信息。然而,在一般的印痕化石中,内部软体组织罕见。即使偶有保存,也通常表现为被压扁的痕迹,立体信息几乎完全丢失。
琥珀作为一种特异埋藏化石,具有远高于印痕化石的保存潜力。此前研究已从新生代波罗的海琥珀、多米尼加琥珀、瓦兹琥珀中的多种昆虫化石中识别出肌肉组织。然而,在年代更为久远的白垩纪中期缅甸琥珀中,昆虫肌肉仅有过一次报道,发现于一种膜翅目昆虫中。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研助理李言达、研究员蔡晨阳等,对缅甸琥珀中的原鞘亚目甲虫开展了一系列形态解剖学和分类系统学研究(li et al., 2020a,b, 2021a,b)。近日,在对灭绝的副齿边眼甲属(paraodontomma yamamoto, 2017)一新种的研究中,发现了甲虫体内原位立体保存的肌肉。6月4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papéis avulsos de zoologia上。
研究采用荧光、激光共聚焦成像等方法,对新种薄脊副齿边眼甲(paraodontomma leptocristatum li, yamamoto cai, 2021)及前人报道的同属物种进行观察,获得细致的外部形态机构信息。研究发现,该副齿边眼甲属的鞘翅缘折不具翅室,或不属于网眼甲族(brochocoleini)。该属的不同种类的鞘翅均具有横脊,同时鞘翅上还具有一种近圆形小鳞片,此前未在其他眼甲科物种中报道过,可能是该属的自有衍征。
通过显微ct扫描,研究揭示了薄脊副齿边眼甲标本保存较好的内部软组织结构,其中后胸部分的肌肉保存完好。在显微ct下,缅甸琥珀中的昆虫标本通常表现为一个空腔或一个同质的高吸收度实体,内部结构的保存罕见。这些肌肉未表现出明显的皱缩,可能表明其保存时经历了快速的干尸化过程。此外,肌肉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缅甸琥珀潜在的埋藏学价值。
研究工作得到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的资助。
薄脊副齿边眼甲(paraodontomma leptocristatum)的整体形态,普通反射光
薄脊副齿边眼甲(paraodontomma leptocristatum)的形态细节,激光共聚焦显微图像
薄脊副齿边眼甲(paraodontomma leptocristatum)的显微ct切面,示立体保存的肌肉组织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