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局部药物递送中,由于细胞内环境的复杂性,开发合适且可靠的平台进行可视化药物释放具有较强需求。实现可视化药物释放将对解释细胞摄取的机制和指导新药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金属有机框架(mofs)具有多样的组分、高比表面积、可调的孔隙和容易的修饰位点,并且能够实现目标物质的有效限域或负载,在生物医学领域有较大应用前景。近年来通过对微观形貌和化学组成的进一步改进,新型功能化mofs问世并受到广泛关注。这些mofs不仅继承了传统mofs的优势,还表现出许多新型和增强的性能,如低密度、高负载能力和强催化活性等。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天然产物研究中心研究员邵华武课题组与南方科技大学教授蒋兴宇课题组合作通过对mofs前驱参数的调控,制备出具有强荧光性能的空心mof纳米管,并且可用于自我指示的药物递送。在一步合成过程中,通过监控反应的进行,科研人员发现该空心的六边形纳米管经历了自模板的生长以及随后的凹陷进化过程,揭示出空心结构的形成是动力学的而不是热力学的,该mof的合成可以通过逐步溶出-再生长机理解释。
此外,该mof纳米管被证实具有高度的生物相容性、光学稳定性、优越的负载能力以及对ph响应的释放性能。基于该mof的优势,科研人员将其用于抗肿瘤药物的可视化传递。该工作为开发出具有强荧光的空心mofs材料提供了参考,并发掘出多功能mofs在药物递送等生物医学领域中的潜力。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interfaces上。
荧光空心mof纳米管的形成及用于自我指示的药物递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