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以上问题,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吉首大学、中山大学等研究人员以青藏高原草地为研究对象,系统揭示1980年至2015年青藏高原草地净初级生产力(npp)的空间分布和时序变化,使用趋势分析和冗余分析来确定驱动指标(气候变化和人类扰动)对npp变化的贡献。近35年来,青藏高原草地生产力呈现明显改善趋势(增加量1.08 g c/m2/年)。总草地面积的82.79%呈改善趋势,其中大部分分布在高原中部地区,而高原的西北部地区则出现了退化趋势。植被生产力空间格局和分布变化复杂的主要原因是气温和降水变化不同步。这种空间的不同步所带来的差异直接导致温度和水供给量(包含降水和冰川融水)不能成为该地区npp变化趋势的良好指标。此外,虽然降雨量和温度的变化解释了草地生产力变化的9.75%,但人为干预的影响更大(23.48%)。多数生态恢复工程对草原恢复产生了显著的积极作用,防止或逆转了高原草原退化。根据冗余分析,大型生态恢复工程的积极贡献(减少人类活动负面影响)是整个研究区域草地生产力变化最重要的指示指标,其次是温度(有利于植被生长和加速冰川融化)。不同于青藏高原气温和湿度区域不协同差异性,生态恢复工程均呈现出草地生产力增加的趋势,可作为植被生产力变化的标志物。
本研究是三江源及其毗连区植被变化驱动力研究的延续,为青藏高原第二次科学考察提供了在全球变化背景下植被生物量调查参考图。研究证明青藏高原草地变化的主控因子正发生变化,由气候变化主导变为人类扰动主导,特别是大型生态治理和生态恢复工程主导。本研究为 “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地区的生态安全战略和植被生产力管理提供了参考。
相关成果于近日以trends in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interventions indicate grassland productivity o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from 1980 to 2015为题发表于ecological indicators。该研究获得科学技术部重点研发计划“中国-克罗地亚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联合研究”、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中科院科研仪器设备研制项目、中科院山地生态恢复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和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的支持。
青藏高原草地主控因子转变影像记录
青藏高原草地生产力变更趋势
人类扰动和气候变化主控因子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