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是对他人情绪和感受的理解和共鸣,共情研究对促进国民心理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和提升社会道德水平有着重要价值。传统观念往往认为女性群体的共情高于男性,但近年来的许多研究却得出与之相冲突的结论,而共情的多面性可能正是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
为了探索共情特质的性别差异,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胡理团队和研究员孔亚卓团队合作开展了一项研究,招募206位女性和302位男性,完成自我报告iri-c共情量表,采集高分辨率的结构像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
研究结果发现,女性除在共情的个人痛苦维度(personal distress,pd)显著高于男性外,在其他维度与男性并没有显著差异(图1)。脑影像的结果深入揭示了这种现象背后的神经机制。脑结构像基于体素形态学分析的结果显示女性左侧前脑岛(anterior insula,ai)的灰质体积gmv与pd显著负相关,且男性显著大于女性。此外,静息态功能成像数据显示左侧ai与左侧颞顶联合区(temporoparietal junction)以及右侧额下回(inferior frontal gyrus)的功能连接也与pd显著负相关,且男性显著大于女性。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左侧ai的灰质体积和其与其他脑区功能连接在性别和pd分数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图2)。
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要回溯到共情的起源——亲子行为。作为社会群体中儿童的主要抚养者,自然选择的结果需要女性对后代的状态更加敏感,对他们的饥饿、疼痛或恐惧等困境进行更好地处理。抚养者看到自己孩子的疼痛会引发自身心理的痛苦,进一步影响对儿童痛苦的疼痛评级,从而加大对儿童痛苦的关注度和照顾程度。但这种自然选择的结果导致女性在面对非自身后代的其他人类的痛苦时,也会存在更大的自我困扰,比如女性在看到自己的对手或者道德有缺的人处于困境中时可能也会出现共情反应,而大部分男性则不会。
综上所述,该研究发现了特质共情在个人痛苦维度上的性别差异,并揭示了该差异背后的神经机制,有助于研究者深刻理解共情的本质,开发有效干预手段。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cerebral cortex。
相关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北京杰出青年基金的支持。
图1 特质共情的性别差异
图2 左侧前脑岛ai的结构和功能连接在性别和个人痛苦维度pd分数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