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地阅读科研文献?有些觉得每天读文献很充实,但也有些怀疑这么做是否有效。
读文献有多种原因。首先,做科研之前从事一些文献调研是必须的。其次,疫情之下,导师让学生读一些文献,这方便导师进行量化的管理(每星期读了多少篇文献)。然而,如果用读文献来麻痹自己、消磨时间,那就不利于学业进展,也收获不了读文献应有的效果。你要认清读文献的目的和方法,而不仅仅是“低头拉车”。
1.目的明确,读文献要有针对性
从培养“学术大师”的角度来说,你最好能“学富五车”,每天都读文献(包括教科书和发表的论文)。但是这只是非常理想化的情况!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你根本就没法毕业了!这是因为,读文献是“输入”,而你毕业需要的是“输出”。
在读研期间,读文献要有明确的目的的,而不是读着玩玩的。目的很明确,要么是找选题、找点子,要么是为了写绪论部分服务,要么是寻找峰(实验数据)的归属,要么是找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要么是为了写服务,偶尔还可以学习一下如何写作。千万不能“自我麻醉”,以为读了文献就是“不教一日闲过”了。当务之急,是确定课题,有针对性地阅读。
2.读和读原创相结合
刚接触一个课题,可以先看单篇的实验论文,比如别人的实验论文或者自己课题组师生的实验论文,也可以看。当然,也可以反过来,先看,再看实验论文。也可以穿插起来,先看再看实验论文,再看;也可以先看实验论文,再看,再看实验论文。
原创的文献和结合起来看,就能够既看到树木,也看到森林。就是既看到具体的文章,又知道整个领域是怎么一回事,把具体的文章放在一个上下文中。
换而言之,你不能只是看具体的文章而不看,也不能只看而不看具体的文章。
3.精读和泛读相结合
看具体的文章也应该是有详有略,关系不大的文章跳着看,甚至只看标题和摘要,就放在一边。一般的文章,了解大致意思和主要点子。好的文章、直接相关的文章就要精读,除了理解具体的意思,还需要搞清楚实验是怎么进行的,如何得到一张张的图,这些图是怎么一回事,怎么从图到具体的结论,数据是怎么分析的,这篇文章还有什么问题。
这就是我希望学生在研一上学期最好能够每过10天给我讲解一篇文献的原因。
(特别是研一学生)现在在家,最好每周选一篇文章制作成ppt,在线上给导师讲解,和导师讨论,得到导师的指导。这样,能在制作ppt、讲解ppt、阅读文献、批判性思维和掌握专业知识等方面取得进步,这比仅仅浮光掠影地阅读大量文献强多了。而且,你每周给导师汇报一次,就有了学习的规律性和周期感,汇报时也有仪式感,这就会催着你按照计划来学习。
这就像上网课,如果老师只是把录屏放在网上,让学生自己去学,这并没有形成“闭环”。所谓形成“闭环”,就是要有师生讨论和检验学习效果的过程。学生读文献也要形成“闭环”。
4.输入和输出相结合
读文献只是“输入”,光有“输入”而没有“输出”是没有用的。关键是找到一个“切入点”,就是找到文献的一个“缝”,一下子钻进去,找到你可以开展的一个课题(或者实验点子),然后把时间投入进去。读文献后,能够用电脑建模的就在家里建模,不能建模的就把做这个课题所需的文献看好,一边看一边把“思想的火花”记录在小本子上,甚至开始写文献,可以作为的绪论部分,也可以作为开题报告。通过写文献(的绪论部分),你不但能梳理思路,而且能节约你在毕业那年的2个月时间,等于是把毕业那年的2个月提前到现在。
问答
1.科研新手在了解一个新研究领域的时候,是应该先泛读多篇文献建立知识架构,还是先精读一篇高水平文章呢?
马老师:这个没有固定的答案,只要自己能够看懂自己手头的文献就可以了,不用太在意先后顺序。我以前做学生时,一开始读不懂高水平的文章,就看英文的4页会议论文,再把会议论文和这位作者发的长文章结合起来读,就更进入状态,能够读懂。初学者可以把原始的(实验论文)和这个领域的通俗的结合起来读,无论哪个先读、哪个后读,也可以交错读(就是读一些原创文章,再读几篇,再读新的原创文章),这样能进入状态。还有,把精读和泛读相结合。把读文献和组会报告相结合。
2.有时候组会汇报的某篇参考文献内容特别多,如何选取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应该选取这篇文献中的哪些部分作为组会汇报的重点?
马老师:抓住主干线索——别人用什么方法,做了什么,得到什么结果。在这主干部分之前,加上“研究背景”,即别人为什么要做这个研究。在主干部分之后,简短说出本文的意义(或者对你的启发)、你认为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今后可以做什么。这样,你既讲出了别人的东西,又展示了自己的思考。讲的时候,要注意有详有略,特别是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比如你讲别人证明了什么,你只需要适当详细讲1-2个证据,然后说:“他们还做了什么”,把ppt快速翻过就行了。如果听众有疑问,自然会叫停或者在讨论时提问的。
3.在看文献的时候,会遇到自己之前并没接触过的表征手段,请问对于这一部分内容,应该花多少时间对待呢?怎么快速弄懂表征背后的意义?
马老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学习这种表征的原理和这种图代表的意思,那么以后就会明白了。当然,你也可以被动地接受作者说的结论、对数据的解读。过一段时间,看熟了,就明白了。
4.开展一项新的研究方向,前期文献调研之后,英文文献看不懂,在看文献的初期可以借助翻译助手吗?这样会不会不利于提高英文水平?
马老师:查阅单词还行,但通篇翻译成中文就不好了。读、读硕士,就是需要你能够看懂英文的文献的啊。循序渐进、多看几篇,自然能适应了。
5.我现在一年级,在调研新课题时对某个方向需要解决的问题把握不太好,看时会觉得已经有很多问题在被解决,不知道该从哪个方面入手。具体到某个问题的话思维有些局限性,也没有太创新性的想法,请问您对调研新课题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马老师:无从下手时,你应该有些外援“预先的输入”或者“定调”。也许你的导师和师兄对这个课题的大方向更加清楚,因此你可以寻求他们的帮助。特别是师兄,有一些前期实验,知道哪条路有黄金,哪条路是火坑。而且,做科研一般总是在实验室现有条件下做的,最好能沿着一定的体系、思路,而不是跳开课题组的范围另起炉灶。另起炉灶不是不可以,但容易遇到挫折,出现延毕的情况。我以前读硕士期间,不知道科研点子的时候,就翻阅文献,想到什么点子,就马上写在纸上,积累了七八个点子后,与老师商量后,花少量时间进行初步尝试,就是先看看效果好不好。效果好再批量合成样品,做更系统的测试。哪个效果最好,就先做哪个点子,做到“管饱”(能发出一篇文章)。之后,再尝试别的点子。换而言之,还得找一个岸先把轮船靠上去,而不能一直在文献的海洋里游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