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重要的基金项目都会设立相应的答辩环节,比如科技部的科技支撑计划,以及国自然的优青、杰青、重点项目等。小编虽然自己完全没能力申报这类项目,但是得益于咱是高方法的,有幸参与了不少项目答辩阶段的准备。就在最近,才作为旁观者经历了重大慢病专项的答辩准备工作。对这类答辩,在正式答辩过程中其实并没有机会学到太多内容,毕竟人家只会问问题,并不会把自己问问题的初衷及关注点告诉我们。好在小编旁听的是预答辩,换句话说就是单位请来历年的评委亲身传授。果然经历之后小编才发现,里面的门道还真不少。今天就拿出来几个跟大家聊聊。
一、故事至上、逻辑为王
虽然标书与答辩一脉相承,但又有很大的不同。曾经听过一个说法,我觉得能很好地体现这一差别:标书就像“小说”,而答辩ppt则是“电影”。电影的剧本固然来源于小说,但是相比小说,电影这门艺术则要在更有限的时间内,形象地展示出小说的核心故事。
因此,与电影中艺术冲突的处理相同,我们只有在开始完美的突出现实与需求的冲突,才能激发起评(观)委(众)认真理解故事的兴致。也才能找到讲好故事的切入点。无论如何,能勾勒出研究开始前的冲突,并以缓和冲突为目的来设计后续研究,这个故事就算是立住了。
我们写标书最怕的就是缺少故事的流水账,如果没有核心故事,工作写的再多,也不知道为何而作、解决什么需求。答辩的准备更是如此,没有一个评审专家愿意听一个还没有发生任何成果的、处在空谈阶段的“工作报告”。大家期望听到的是一个逻辑脉络清晰的故事。
二、要把故事讲给别人,而不是讲给自己
当我们在准备答辩的时候,其实都知道要有一个好故事。但故事想好了,就一定能把它讲好么?其实不然。即便我们手握一个好故事,在准备答辩ppt的过程中仍难免陷入自己的世界。这就像一个特立独行的导演,自己拍爽了,但是票房却非常惨淡。如何在准备ppt的时候避免陷入自己的世界呢?这里面有两种现象值得大家警醒:
1、沉侵在技术细节中无法自拔。对于科学家,对技术重视自然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一路听下来,似乎很难在一波评审专家中真正碰上十足的技术宅。更多的专家会从宏观层面判断研究的合理性。毕竟当涉及思路合理的时候,技术上的需求总是能找到办法的。因此,讲好故事的关键就是,对非独有技术一带而过。
2、对相关研究进行过于详细的报告。真正的科学家,一提起自己领域内的动态几乎都是如数家珍,如果给他们时间,也许能做下来跟你聊上一下午。但是答辩的时间那么宝贵,我们怎么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如何浓缩我们标书中的内容,这是讲好故事的关键。小编听下来有个建议,在科学问题提出的阶段,相关性最强且最新的内容一定要说,除此之外的其他进展完全可以忽略。另外对于关键技术的文献也可以适当在ppt下加以引用,但是完全无需展开介绍。
当然,不出现上面的两个情况还只是一小部分。在设计整个答辩ppt框架的时候,我们就要先按故事大纲分好页,然后逐一填补内容并控制每部分的页数。让故事以听众喜闻乐见的节奏娓娓道来。
三、less is more
在一份标书中,我们总觉得面对的问题很多、工作量很多、巧妙的设计很多、创新很多……因此,在答辩ppt的时候也恨不得每一个创新点和设计点都进行详细介绍。但是,请您注意!评审专家们的平均年龄真的不小了!一天下来看好几个项目,每个项目中还要经历诸多要点的轰炸,您真以为他们能敏锐的捕捉到每一个您要传达的信息么?
因此,无论标书做了多少创新,在答辩的时候都应该把大部头的时间用来突出核心创新点,其他的附属品完全可以不提,放在非报告的片子中等专家提问的时候再翻出来炫耀好了。
无论如何,当我们准备答辩的时候,一定要在足够重视的前提下先提高情商。想想别人愿意听什么,听到什么的时候不会打瞌睡,以及怎么讲才能让专家真正抓住核心创新点。做好答辩不容易,如果有可能的话,多给有经验的专家过几遍肯定还是最稳妥的方法了。
上一篇:从自然基金评审的角度看基金申请
下一篇:国自然基金申请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