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人眼中就是选一个发表文献较多的临床问题,按照常规套路查找文献,做一系列“规定动作”,按论文撰写规范要求写出论文,投稿发表即可。按照这一套路,用“流水线方式”可以批量生产论文。这个看法对吗?
国际学术界曾提出论文按论著对待,这一定位已经得到执行,但是否合理有待商榷。基于这一定位,应按论著要求,一定要有创新!如何做到?研究回答一个问题!研究回答一个问题是科学研究、论文组撰写和论文评审发表的普适性要求,也不例外。
治疗性研究论文通常全面总结某一药物治疗某一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将多篇文献中的资料合并后进行总结,面面俱到,看起来高大上,似乎很完美。但仔细分析其中的内容会发现,多数结果要么重复已知规律,要么依旧讲不清楚,有意义吗,有创新吗?真正有价值的论文是通过合并多篇小样本高质量文献资料得出一个重要的结果,回答既往有争议的问题。随着争议问题的解决,论文中的创新点有可能影响临床实践,如修改临床指南,进而给患者带来实质性健康获益,这才是的真正价值。看到这里我们发现,作为的一种类型,仍应以临床问题和科学问题为导向,需要回答重要的问题,需要有创新点,与其他类型科学研究论文的要求是相同的。某些论文采用面面俱到的技术路线pk创新点,用数量对付质量,不可取。
如何做到集中研究回答一个问题?首先要解决选题问题,要有学术思想,要明确临床需求和拟研究的科学问题。谁主导选题?pi(principal investigator),即主要研究者,或研究的始作俑者。研究课题的pi最好是学术界的大咖,至少应在该学科领域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知道问题和需求。pi的主要任务是提出研究问题,完成顶层设计,申请研究基金,组织研究资源,组建研究团队,对研究的每个环节把关负责,当论文的责任作者。研究中大量具体工作不需要pi做,可以由pi手下的研究者承担,如,临床医生等,没有科技含量的工作甚至可以花钱外包,只要有基金就能搞定。
在操作层面如何落实集中研究回答一个问题的要求?首先要看一下已有资料能否满足回答问题的需要,能否得出明确结论。如果运气不好,收集到的文献资料尚无法满足回答一个重要的有争议问题的要求,只能放弃,等待更多的原始研究论文发表(工作不白做,可以用常规方法写发表)。如果运气好,已有文献能够满足要求,则应围绕问题和创新点做后续的一系列工作。要注意的是不能面面俱到,应有所为,有所不为。围绕问题和创新点要力争做到极致,其它问题回避或简化处理。
论文撰写应围绕问题和创新点组织,写论文就是讲科学故事。既然问题和创新点清楚了,研究获得的数据可以支撑作者讲科学故事了,下面的问题就是科学故事讲几段,每段的关键点和证据是什么,组织起来一串就差不多了。从题目到内容均围绕问题和创新点组织撰写,这样写出来的论文不会太差。有了这个基础,反复修改就可以出精品,发表应该没有问题,而且会产生很好的社会效益。写论文的套路实际上与写硬一样,讲一个故事足以。
回过来总结一下,准备做研究和撰写论文的朋友首先要以临床问题和需求为导向选题,用平常心评估文献资料是否有可能回答一个重要的有争议的临床问题。如果条件很好,除了按套路做规定动作外,应围绕问题和创新点做深入细致的工作,并在论文撰写的过程中突出重点,论文中的许多部分都有改进和创新的机会。最后,是研究者的一道小菜,需要时可以组织人力写一篇论文发表,但不能靠过日子,真正过日子的是自己专业的硬科研,即原始研究。
上一篇:风险因素的识别和结局的预测大不同
下一篇:meta分析要坚守数据同质性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