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到这么一个标书,咱们摘出一部分看一看:
研究目的:比较两种疾病管理模式,探讨新模式是否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对并发症的认识,以促进患者积极复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危害。
研究设计:随机对照研究,纳入4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新模式和现有模式。
主要指标:并发症的检出率,满意度评分(申请人也在纠结选什么指标合适)。
首先,假设已经处于验证阶段了,也就是目前已有很多观察性研究的结果了,那咱们开展一个rct又有什么问题呢?
快听听李大爷跟张大叔在聊什么。李大爷是a组的,张大叔是b组的,但是李大爷和张大叔在一个小区里,抬头不见低头又见了,一不小心把医生交代的秘密(具体的管理模式)都给分享出去了,这叫什么呀,话唠,没办法保守秘密,还有一个说法,那就是沾染。但是,咱们又不能天天看着他们,怎么办呢?
咱们可以这样,纳入几个社区,以社区为单位,随机分为两组:新模式和现有模式。这下好了,李大爷和张大叔在同一组了,下个棋喝个茶想说啥说啥。
所以,一般对于疾病管理模式和护理模式的研究,如果涉及到随机分组,选择整群随机分组比较合适。之前曾老师和褚老师都写过整群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章,大家可以温习一下,除了减少沾染还能干什么?——整群随机对照分组试验的优点,整群随机对照试验。
还有一个问题,一般针对这种管理和护理模式的研究,主要指标的选择很让人费神。
如果选一个硬指标,比如并发症的检出率,往往会因为研究周期或者是限制了我们的梦想。如果选一个知信行、满意度这样的指标,又会让人觉得太不实在。
让我们回过头想想,申请人是为了提高患者的认识,促进患者去医院复查的。那如果我们就用这个作为指标呢,在规定时间内前去复查的人数/总人数。如果新模式真的提高了患者的认识,促进患者前去复查,这不就说明新模式的确是有帮助的吗。另外,这种指标理论上比并发症检出率这些硬指标更可行。
最后呢,在确定了整群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后,咱们说说怎么估算。
首先,咱们可以估算出传统rct所需的,这个容易啊,查阅文献或预实验获得主要指标的参数后,比如两组主要指标的均数和标准差,或者两组主要指标的率或比例,在0.05的检验水准和0.8或0.9的检验效能下,直接利用公众号的实用工具就可以估算出n。
整群随机对照试验的n=(1 (m-1)*r)*n,其中m为群的数目,r为群内相关系数,n为传统rct估算的。关于r的估计,咱们以后再探讨。
上一篇:bmj的一篇meta分析范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