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咱们已经简单讨论过报告的标准之一—coreq。为什么小编又一次不厌其烦的跟大家再唠叨这个标准呢?小编3月份往bmj open投了一篇的文章,4月份修回的时候,editor和两位reviewer都明确让我附上coreq的checklist,将此checklist中提到的每一条在文章中的页码都标注上。此时,我才更加深刻的认识到这个标准的重要性,不过所幸在研究设计时考虑得还算充分。
所以,coreq除了指导咱们写文章,更重要的是在研究开始前,做研究设计时就需要考虑到coreq中提到的每一点。然后,小编就想和大家把coreq中提到的内容分批次再讨论讨论。(ps:想要了解coreq checklist的32条,请点击“统一报告标准”)
coreq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团队和过程反映,第二部分是研究设计,第三部分是资料分析。今天我们聊聊第一部分。
个人特征
由于者密切参与研究过程,与参与者密切接触,所以无法彻底清除个人偏倚。因此,研究者应该清楚地报告他们的身份、学历(学位)、职业、性别、经历和培训情况。这样做可以帮助读者评价以上这些因素可能对研究者研究过程(观察、分析和结果形成)的影响,提高结果的可信性。
与参与者的关系
因为研究者与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既可以影响参与者的反应,也可以影响研究者对现象的理解,所以需要对其进行报告。例如,以医生的身份对患者进行访谈的研究人员虽然对患者的病情有深刻的了解,但是由于患者会担心访谈中所说的话会影响医生对他们的治疗,所以这种关系反而阻碍了两者间开诚布公的讨论。另外,为了增加研究的透明性,研究人员应该报告自己对研究的预期和个人兴趣。
后续会推出(二)和(三)分别介绍另外两部分的详细内容。敬请持续关注哦。如果您有及时了解的需求,也可直接和小编联系。
希望通过对coreq的详细介绍,让大家在做的方案设计和实施时就注意好这些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提高的质量。
欢迎随时和死磕的小编交流哦!